科學班生活 - 國三入學前

這篇文主要是我在入學前的歷程,其中包括認識、準備、疫情、補習班的內容。
最近實在沒甚麼動力回想過去,希望暑假結束前能完結灑花。


怎麼知道有科學班的

記得升上國二時,為了更好的數學課程而來到P&C補習班,在這裡,我第一次聽到科學班。不過此時我完全不了解科學班,只知道能進入科學班的人都相當厲害。
剛好比我大一屆的一個學長(同國中數理資優班的)有在準備科學班,時常看見他拿著題本在辦公室問問題的身影,這點更加令我感受到科學班考試的競爭激烈,也打退當時想要準備科學班的我。國二的我在數理方面稱不上頂尖,只覺得自己很普通。
不過我的想法反轉相當的出乎意料。

來自同學們的分享:
王同學:我最早是在國小資優班的同學家長那裡聽來的,上了國中後也聽到不少人在討論,所以就開始準備了。
蔡同學:國中時因為就讀數理資優班,在初試前才被老師推薦去考,以前並不知道。


開始全力準備的契機

在國中時,每年2月底到3月初,會有兩個由高雄市教育局主辦,在數理方面的大比賽:
1. 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數學競賽 4人一隊
2. 國中自然學科競賽 3人一隊
每間學校僅能派出一隊,也就是學校的代表隊。

很榮幸的,我在國三剛開始時成為這兩個競賽的校代表選手。記得國三上學期都在寫數學、自然競賽的考古題;同時也在實驗室與同伴們不斷練習實驗,找出最佳的分工並培養默契。會考的部分大概佔2成力,僅用回到班上的時間加減念一些。到了寒假時,時常看到或聽說補習班的同學正全力準備科學班,不斷的在刷考古題,但當時的自己完全沒有萌生「我也要考上」的念頭,只覺得他們很辛苦。
後來考上科學班後,問班上的同學怎麼準備的,大多數人寒假都在用力衝刺,只有少數像我一樣的人什麼也沒做(但我還是有到學校練習競賽)。在國三畢業後,整理房間時發現補習班當時發的考古題與物理題本,翻了幾頁發現是全白的,讓我反思自己與同學相比是不是太混了。

我會參加科學班初試的原因是「考試日期在自然學科競賽的前一天」,對我們三位同學而言,純粹是來練手感的,沒想到最後我與另外一位同學通過初試,後來我們也通過複試成為科學班學生。在初試通過後,補習班都會詢問我們的成績,補習班主任聽到我和我同學的成績後,認為我們兩個有機會上榜。到了這個時候,我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考的上科學班,心態也隨之改變,開始認真對待考科學班這件事。兩間大的補習班會開設複試培訓班給所有通過的學生參加,我記得培訓班約有40個人,其中的28位最後和我一同考入科學班。

來自同學們的分享:
王同學:是從升國三暑假的暑假開始準備的。在國一到國二時都沒有特別的感覺,就是跟著學校的課程前行。但到了國三參加補習班(P&C)的科學培訓課程後,才決定要認真準備科學班。
蔡同學:從頭到尾都沒有認真拚。很意外地發現自己初試過了,在準備複試的時候才開始感覺到壓力,但在沒有得失心的情況下也沒有很緊張,順順的就考進來了。


兩難的選擇

考上科學班後,隨著而來的選擇令我糾結不已。
以我們家原先的規劃,我是要到台北讀高中的,但考上科學班致使計畫有了改變。最大的兩難在於:「留在雄中讀科學班 or 放棄科學班拚會考上建中」,當時我挑了一個晚上跟我媽討論。
當時考慮的點為以下
  • 放棄了科學班,沒有辦法保證自己能上建中
    ⇒ 建中分數需要 5A++ 或是 4A++1A+作文五級分(後來我的會考成績剛好壓線)
  • 雖然在雄中,但是科學班的資源一定會比建中普通班來的多
  • 在科學班能跟一群很「厲害」的同學一起成長
再加上在進入科學班前能有四個月暑假,這個條件實在太誘人,加上自己並不排斥加速加廣的課程,所以便選擇了科學班。
但疫情的出現,成為我們最大的敵人,同時當時所想的暑假也泡湯了(都在家裡度過)。


疫情的影響

考上科學班不久後,來到了2021年的五月。因為疫情,學校全面線上上課,也代表沒有辦法出門享受生活,讓總覺得國中少了一塊回憶。
記得公布線上上課的時間點在會考後兩天。六日考完會考,禮拜一上完課後,隔天就開始全面線上課,正打算要在學校跟同學一起玩的,結果就這樣停課到暑假。畢業典禮變成全線上、沒有辦謝師宴、也來不及跟同學好好說再見。我國三的生活與班上相當的脫節,我不太常回班上上課,回班上也是在補會考複習講義的進度,自然的,也少了很多與同學之間的互動。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相當可惜,最後能共處的時間在疫情的肆虐下消失殆盡。
對我而言是種遺憾,少了那種大家一起放鬆玩樂等畢業的時光。
幸好高中有把這塊缺失的青春補齊。


補習班生活

補習班與科學班學生

考上科學班後,雖然尚未入學,但補習班的課程早已蓄勢待發。
數學、物理、化學都有科學專班,最好的師資與資源提供給準備上科學班的我們。不只如此,連價格也是相當便宜(基本上都是五折起),或者是報一科送一科等促銷手段,就是希望我們能來上課;文科雖然沒有專班,但仍然有相當優惠的價格。這樣聽來,補習班似乎付出很多,但如果把這當作廣告費,就會發現這是一筆高投資報酬率雙贏交易。
科學班學生獲得好的成績,並去了眾人所謂的「第一志願」(台大醫科、台大電機等),這些榜單成為補習班招生的一大利器,吸引著一群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家長,一股腦將懵懂的國中畢業生們送入補習班,期望他們有朝一日成為海報看板上的死板笑容。
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
不過後來仔細想想,只要肯認真理解與練習,補習並不是必要的。但補習班的內容對於「偷懶」的我而言是種福音,那些超出普通課綱外的內容在補習班能得到很好的照顧,段考前也會有相當詳盡的內容整理。
不過沒有補習的人仍是少數,大多數的同學仍然選擇來到補習班。

上課狀態

補習班就像是另一個學校教室,因為裡面的人都差不多。想像一下每天都要看到同一群人,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補習班,所以大家變得格外熟悉也是相當自然的事。
因為是小班教學,所以規矩並不會像大班級那麼多。今天想坐哪就坐哪、遲到的時候只要在有老師的群組說一下、要滑手機也不會有人管你(老師說只要你有學進去要怎麼樣都行)…。不過課程相當紮實且緊湊,大部分的人都相當專心,只是會以自己舒服的姿勢與方式聽課。
這樣自由的學習環境可能比較適合我們這群坐不住的小孩,我仍然記得我在升高三的暑假來到學測自然複習班所受到的衝擊。
壓抑的環境、導師時不時的巡堂、偌大的教室裡坐滿了學生、洗髮精的香味與體味混和成一種補習班特有的壓抑氣味。緩慢的課程內容使我相當不習慣,像是影片開了0.5倍速的不習慣感,所以後來改成全線上補課(因為可以調兩倍速)。

對補習班的看法

補習是大多數亞洲小孩學習路上必經的旅程,雖然不是必須,但其實蠻有用的。
若我能再讀一次高中,我仍會去補習班。因為詳盡的整理與充足的題目能讓我更加輕鬆地面對「考試」這件事。
以下請到滿級分考上台大醫科的張同學來說說他的看法:
我自己是從國二開始到站前補習班先修,在國中時,我紮實的學好高中的課業,這使我順利的考上科學班,並且在高中階段起到不小的作用。學校上課的內容對我而言就像是複習,有先修這件事讓我能更從容的面對段考。
補習班對於準備學測,我認為助益最大的是「考古題」,各種模考的考古題與歷屆讓我能掌握更多種題型,也在多樣的題目中找出自己的弱點並加強。
簡單下個結論。若是要先修,就要紮實的學好,不能抱持著「反正之後還會學」的輕鬆態度。考古題則是幫助頗大,不過自己有心要找也能找到有詳解的題目練習。

附錄

(有點糊,這是我當年的成績單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大學第六周回顧 20241007~20241013

大學第七周回顧 20241014~20241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