床/微積分危機/雄女園遊會&化奧 1109~1111(四~六)2023

 #生活日記

-
【每日好句】
9. 其實關於喜歡的人、喜歡的餐廳、喜歡的事…條件清單打再多勾勾都比不過甚麼條件也沒有但非常投緣
10. 面對現實本身就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,那怕是與再多人分享、抱怨、喊話、逃避 – 都改變不了自己唯有自己面對,才會讓事實幫助你而不是追殺你。
11. 我們太習慣將人分成兩種人,有自信或沒自信、有家世或沒有、有勇氣或膽小…然後再把自己分類在裡面,找盡理由為自己的現況背書,卻忘了世界上有太多除了這樣分類以外的可能。

【生活照】
馬達人!

超級久沒有玩這個惹

有點奇怪的組合,但難得我有照片

瘋女人。(國中同班同學)

【心情點播】
https://youtu.be/CS9OO0S5w2k?si=xaG3rkpdVabAekq6
YMCA,我覺得很洗腦誒

-

【今天學到啥】
https://youtu.be/y9p6ccSTZXQ?si=YKwFOhHdy2ZfaZXD
高敏感人,我自己絕對不是,懷疑自己是的人值得一看。

https://youtu.be/6vYItFwQObs?si=sUQ0VXiP07Zsx3Hc
Like 原子習慣,滿滿的乾貨(例子)

【說說】
# 床 1109
實在想不到今天有什麼事,最酷的大概是我帶了一張行軍床去學校睡吧。
我媽之前在團購買的,5XX元。老實說挺有用的,中午獲得了極高的睡眠品質,不然之前都只能睡地板(但也能睡得很香)。
床跟地板真的不能比。

# 微積分危機 1110
考了一張接近期中考範圍的小考,道理我都懂,但我忘了。拉馬克你是對的,孔子也是。我清楚知道自己在微積分這部分學習的不夠透徹與熟練,與其抱著半吊子的知識,打掉重來會是更穩固的選擇。
兩者的比較就猶如十層的爛尾樓與五層的耐震建築,前者只是看起來比較高,但事實上一點用都沒有。
這其實就是先修所帶來的問題。因為其超前的學習,相較於同齡人有更多的知識。但大部分學生並沒有辦法完全吸收,事實上是一知半解的。在到了理論上的學習階段時,反倒因先前「片面」的認識而不重視課堂紮實的學習,最後不僅沒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,最後甚至落後於紮實學習的同學,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,不僅僅是沒學好的章節會互相影響,重點是想要打掉重來極為困難,最後反而不知道怎麼救。會認為自己都會(事實上接近如此),自己做題目也能有很不錯的表現,但要達到完美卻難如登天,因為練習量的不足與知識架構不穩,註定限制了自己的高度。
會有這樣的體悟就是因為科學班的學制,國中自然科常態的學習步調對於我而言較為緩慢,再加上不高的難度、國小時的先修,使自己相當游刃有餘。但到了高中就不是如此了,連雄中生都感到吃力的內容,科學班卻要以更高、更廣的速度學習,在沒有先修過的情況下,勢必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掌握與練習。
道理我都懂,但自己似乎沒有這麼做。
也稱不上是後悔,但總覺得「過去的自己能夠做的更好」,可能是已經盡力了、可能是自己在騙自己,不過回想起來,最大的原因應該是貪心。
每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,不可能什麼都要做,從前的我確實不懂取捨,但在父親過世之後就頓悟了。
「只做自己最想做的事!」

# 雄女園遊會&化奧 1111
鑑於下午要到雄中考試,再加上高一高二都沒有去過雄女園遊會,似乎有充分的理由前去。
不過耶誕晚會就先-1,魔咒的力量讓人害怕。
只在校門口跟海報拍了張照,進去沿著攤販走了一圈後就去雄中了,真正的快閃。
下午的化奧有點出乎意料,比想像中的簡單,希望這次能有個人獎。
晚上一如既往的到實驗室下反應,做的一半一直想到白天聽的「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」的書摘,我有這本書,但看了一點後覺得有些太超齡了,實在沒有辦法理解內部的意義,不過也有可能是還沒走入作者的「世界」中。
讓我聯想到的契機是以下的內容(節錄
-
7. 旅行過程勝過抵達終點

「旅行過程勝過抵達終點。」書中這段話一直在我腦海縈繞不去。我們一直在旅行,如今終點快到了。以我而言,每當我完成這種短程目標,會陷入憂鬱一段時日,然後不得不重新設定座標,朝下一個目標前進。

書中還有一段話是:「爬山應該愈省力愈好,應該摒除慾望,速度應該量力而為。如果你變得心浮氣躁,就加快腳步。如果你變得上氣不接下氣,就放慢腳步。登山時應該在心浮氣躁和精疲力竭之間力求平衡。」這也讓我回想起以前爬山的時候,為了急著登頂,反而把自己搞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狼狽樣。

書中另一段話是這麼說的:「當你不再想著終點的時候,每一步都不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,每一步的本身都是一場獨特的事件。這一片葉子的邊緣不規則。這一顆岩石看起來鬆了。從這一個地方雖然比較接近山頭,卻比較看不見雪。這些全是登山人應該注意的事物。只為了未來的目標而活是膚淺的行為。能維持生命的是山腰,而不是山頂。山腰才是萬物生長的地方。」
-
自己從到了實驗室後一直在思考來這裡的目的。科學班的計畫目標是:「是借助實驗室的資源與協助完成個人研究」,但僅有不到一年的時間,沒有相對配套的升學制度(也就是要考學測),能夠完成怎麼樣的成果著實令人存疑,更多的是直接參考實驗室學生學生的論文。
雖然自己在實驗室的時間相當投入(基本上沒什麼時間放空跟休息),但時不時會意識到自己是個學測生,頓時壓力感便會爬上脊椎,實在不想讓未來的自己後悔;說實話相當羨慕假日能好好念書的人,星期五六回到家就是洗洗睡(十二點後才到家,況且隔天是早十,真的挺累的。
不過也漸漸習慣了呢。

禮拜日就實驗室+念書到睡覺。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大學第六周回顧 20241007~20241013

大學第七周回顧 20241014~20241020